【望京丨暖闻】高效协作传大爱,争分夺秒护生命!望京医院成功救治车祸多发开放骨折患者
2025年4月25日上午9时许,嘭的一声巨响划过天空,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公交车站处突发一起严重车祸事故,涉及一辆私家车、一辆摩托车及站台内正在停靠的公交车,现场机油、汽油洒满路面,摩托车驾驶员受伤严重并发创伤性休克,全身多发骨折伴骨骼外露,生命垂危。
万幸的是,事故发生在望京医院公交车站。望京医院作为北京市朝阳区创伤急救绿色通道成员单位,反应极为迅速。事故一发生,急诊医护人员就带着急救设备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骨科急诊主治医师于洋和急诊科护士赵雨曦冲在最前面,创伤骨科执行主任李永耀、主治医师孙研闻讯随即赶到。原本的院内救治团队秒变院前急救小组,在车祸现场迅速完成伤者损伤评估,对多发开放骨折部位进行包扎压迫止血、妥善固定伤肢和脊柱,随后快速将伤者转移至院内继续救治。
患者伤后意识不清、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收缩压一度低于90mmHg,急诊科执行主任陈晓杰团队紧急开放静脉通路、给予一系列有效扩容措施后患者创伤性休克得到及时纠正,患者可以开始回答简单的问题。与此同时,医务处紧急启用绿色通道,医院应急MDT团队迅速响应、协同作战,展开了一场争分夺秒的生命救援,急诊科、创伤骨科、外科、血管外科、神经外科、脊柱二科、超声科、放射科5分钟到达急诊会诊,经全身CT检查、创伤重点超声评估发现患者多发骨折(双上肢、左肩部、右小腿)伴颈部、胸部挫伤、肺挫伤,其中右肱骨多段开放性骨折伴大面积肌肉撕裂外露、右胫骨开放性骨折伴皮肤软组织剥脱。手术麻醉科、ICU、输血科迅速协同制定抢救麻醉方案:先由急诊抢救单元完成休克早期复苏,创伤骨科团队接力进行开放骨折清创外固定手术完成损伤控制,术后送往重症监护中心以保证对患者生命体征不间断监护与护理,其他部位的骨折予以临时固定,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二期实施手术治疗。
患者伤情危重,生命至上、人人响应、环环相扣,整个治疗过程按计划快速稳步进行。待患者血液动力学稍稍稳定后,迅速推入手术室,创伤骨科执行主任李永耀、关继超副主任医师、孙研主治医师、博士生尹晓冬、博士生刘飞组成骨科手术团队,严重创伤患者极易在麻醉手术过程中发生创伤性凝血障碍等致命风险,麻醉科徐惠青主任、岳红丽主任讨论麻醉方案,贾若副主任医师实施麻醉全程护航,术中血压最低到73/40mmHg,经及时处理化险为夷,随着监护仪各项指标逐渐稳定在正常范围内,手术间内医护们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在手术室护士长孙奇、巡回护士周凯娃、器械护士陈佳丽等同志的密切配合下,经过3个小时紧张有序的手术过程,手术团队顺利完成了右胫骨开放性骨折清创+外固定架固定+封闭式负压引流植入术、右肱骨多段开放性骨折清创术+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术。经过全体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目前患者顺利完成手术,生命体征平稳,正在重症监护病房接受观察治疗。
关继超副主任医师作为退休返聘老专家,不畏辛苦、制定手术方案、全程参与了手术。术中透视各部位骨折复位良好,通过一期复位开放骨折部位完成损伤控制、关闭创面、减少了创伤合并症发生机率,为后续骨折手术提供基础,为患者远期功能康复争取到了最大的机会。
望京医院作为国家中医应急医疗队建设单位,在应急医疗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备坚实的专业实力。医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多次出色完成国家地震应急救援任务,以高效的行动和卓越的成效,赢得了广泛赞誉。医院应急医疗队以创伤骨科为骨干力量,队员们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视为首要使命。在日常训练与实战救援中,他们不断锤炼专业技能,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力求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响应、精准施救。
本次成功抢救多发开放骨折患者,充分展现了医院在应急救治方面的快速反应能力、多学科协作能力以及创伤危急重症的综合救治水平。同时,这一成果也呈现了我院国家中医应急医疗队的建设成效,彰显了中医在应急医疗领域的重要作用与独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