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基层 传承创新 | 2025年北京中医药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基层中医外治法临床应用提高班”系列活动圆满落幕
2025年8月16日,由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教育处主办,医院特色诊疗中心(北京市朝阳区重点中医专科——推拿科建设单位)与北京中医药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的北京市级继续教育项目——“基层中医外治法临床应用提高班”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提高班旨在加强基层医院中医外治法的临床应用能力、提升其应用水平,促进学术交流与经验分享,推动中医外治法在慢病管理和疾病康复中发挥更大作用。
会议汇聚了中医外治领域的众多资深专家,授课内容丰富全面,涵盖了推拿、针灸、埋线、五音疗法等多种外治法的临床应用精髓。专家们还深入探讨了中医治未病的建设思路,为与会学员提供了极具实用性和指导性的临床参考。
聚焦核心,引领发展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谢琪副院长在开幕致辞中指出,望京医院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机构,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为指引,以“做大做强中国中医科学院”为奋斗目标,大力弘扬“青蒿素精神”。她强调,本次提高班紧密围绕“非药物疗法”“治未病”“基层”这三大关键词展开,这不仅为参会人员提供了一次极为宝贵的学习契机,更希望大家能将会议精神切实转化为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学术盛宴,精彩纷呈
本次会议负责人、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特色诊疗中心张振宇主任致欢迎辞,并作《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诊断与推拿治疗》专题讲座。他结合精点力学推拿手法,深入浅出地分享了临床诊经验,促进了中医药人才的交流与成长。
北京中医药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治未病中心张晋主任对委员会2025年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带来《六气针法临床应用的实践与体会》的精彩报告。
学术交流,经验分享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治未病中心提桂香主任以《五音疗法与治未病》为题进行讲解,深入阐述了中医五音疗法的理论基础、现代作用机理,以及其在情志类疾病中的具体应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杜琳教授以《埋线减肥的几点思考》为题展开讲解,从基因、生活习惯等多个角度深入剖析了肥胖的形成原理,以及针灸和埋线疗法在减肥方面的应用。
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基础所标准制定方法与共性技术研究室负责人王丽颖教授,以《中医治未病指南制定与评价思路》为题进行讲解。她从治未病指南的相关内容、制定方法以及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展开了综合分析,该研究旨在优化患者的医疗服务,是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梁翠梅教授以《通调带脉法治疗腹型肥胖的临证体会》为题进行分享,深入剖析了通调带脉法的理论来源,并结合自身临床实践阐述了相关临证体会。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王康教授以《振腹推拿治疗癌性疲乏的临床实践思路》为题展开讲解,介绍了中医干预癌因性疲乏综合征(CRF)的证据等级以及振腹推拿在该病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徐佳音教授以《“五位一体”推拿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经验》为题进行分享,在讲解中着重强调了整体观念在诊疗中的重要性,为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治疗开拓了新的诊疗思路。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冉明山教授以《膝踝同调治疗髌股关节紧张综合征的临床体会》为题,分享了膝踝同调治法的临床应用。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王成远教授以《脊柱推拿手法的安全性控制》为题进行分享,结合影像学与临床深度剖析脊柱疾病。
专题沙龙,聚焦治未病学术前沿
会议午间特别开设了“体重健康管理沙龙”以及治未病标准论证及24节气科普推广两个分会场。
“体重健康管理沙龙”由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高水平中医医院建设项目(科研培育团队)体重健康管理培育团队负责人范肃副主任医师发起。该沙龙基于循证证据,系统梳理总结了肥胖的发病规律及治疗经验,旨在推动“辨体质 - 治未病 - 行养护 - 重管理 - 寻合作”这一健康管理模式实现统一化、规范化。同时,促进多学科优势资源深度融合,强化健康服务标准建设,助力中医肥胖病诊疗技术创新发展。
治未病标准论证分会场中,2项治未病标准课题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治未病中心,携手专委会专家委员共同推进实施。此举意在推动中医治未病标准的制定与评价工作,为治未病学科的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已组织召集业内专家,共同开展24节气科普文案编写、书籍编撰以及节目录制等工作,进一步推广中医药传统文化,将科普工作转化为新的生产力。
圆满闭幕,展望未来
本次会议得到北京中医药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婧、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治未病科赵瑞珍主任等鼎力支持,共同主持本场盛会。闭幕式上,张振宇主任作会议总结。他衷心感谢与会领导、院士专家及项目组成员的辛勤付出,并呼吁全体同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临床研究,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勇于创新突破,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本次提高班学术氛围浓厚,交流成果丰硕,为提升基层中医外治法服务能力、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下一篇: 中国医师节|向所有医务工作者致敬!